本報訊 (記者姜澎)“萍水相逢時,你會和陌生人說話嗎?”“需要幫助時,你會怎樣向人求助?”“拜訪別人時,你懂得如何與人交談得更深入、不冷場嗎?”上海對外貿易學院今年的新生入學教育有點特別――“大學生‘學’說話”。
據了解,在一份關於“進入大學後你感覺最煩惱的問題”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學生最煩惱的不是經濟問題和獨立生活能力或者學習成績,而是人際交往能力差,這一比例甚至達到了79%。針對該現狀,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在2012級新生中開展了“大學生‘學’說話”――交往中的語言訓練活動,通過“情景演繹”、“專家點評”、“學生感悟”環節,使學生獲得基本的人際交往知識和新的交往經驗,學會基本的人際交往技巧,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在情景教學中,幾位被隨機選出的大一新生按照三個場景進行即興對話:第一個場景是“萍水相逢時,你如何說話”:入學時節,來自外地的小D同學拖著重重的行李箱剛下地鐵準備打的到校,正巧看到了另有兩個學生模樣的女孩抱著大包小包在攔出租,小D走上前去,商量一起拼車到學生公寓;第二個場景是“需要幫助時,你如何說話”:進入大學後的第一次選課就要開始了,選課的規則和技巧學生們都不理解,查看《教學一覽》後依舊有一些茫然,經過商量學生們決定尋求學長學姐的幫助;第三個場景是“拜訪他人時,你如何說話”:學生拜訪用人單位,如何與對方交流。
在這些常見的場景對話中,溝通專家建議大學生:“很多時候,說話盡量少用‘我’開頭”。因為專家在情景表演中發現,學生的對話幾乎每一句都出現“我”字,這“我”字優先是當前大學生人際交往語言溝通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是大學生強調自我感受,與他人相處時不顧場合,不考慮別人情緒,漠視他人處境和利益的反映。專家建議,萍水相逢時,多用“你”字開頭的話,有時候,甚至僅僅是把說話時的順序顛倒一下,效果就完全不同,比如在問對方的情況時,先提問,再說自己的情況,這樣可以使對方感受到你的重視。
專家認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往往是一個樂於交往的人,既願意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又能坦然接受和聽取別人的意見,從而與周圍的同學保持一種和諧的交往關系。相反,離群索居、喜歡孤獨、不願交往的人往往不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他針對當前大學生人際交往與溝通中存在的問題類型,如持孤傲處世態度,與人建立屏障的自我封閉型;對人缺乏信任,不予承認甚至貶低他人成績的猜疑妒忌型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三大交往原則:平等原則、誠信原則、寬容原則,並就語言的藝術與表達技巧為學生作了培訓。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陳潔在介紹本次活動初衷時說,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基礎;是大學生健康心理形成的保障;是大學生未來事業成功的必備素質。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推出大學生“學”說話活動,目的就是讓學生從入學開始就懂得交往語言是人際交往的重要因素。讓新生學會選擇恰當準確的詞匯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同時學會善於傾聽,用尊重他人、真誠待人的心態給對方創造表達的機會;學會善於處理矛盾,在遇到麻煩的時候具備打破僵局,或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