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活動要做到“三個嚴禁”,嚴禁發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樣的招聘信息以及違反國家規定的有關性別、戶籍、學歷等歧視性條款的需求信息等🧑🏽🌾。對此,多所高校的就業部門和企業的HR認為,教育部出臺這一規定的初衷是好的👯,但恐怕會淪為形式主義,因為如果企業只做不說🏋🏿♂️🧑🏼💼,教育部和高校便無法追責🤚🏿。
現狀🍧:學歷歧視現象確實存在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既非985,也非211,但在就業方面一直做得不錯👨👦👦,學生很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在該校就業中心主任徐家儀看來,就業歧視現象確實存在,自己万泰也遇到過。在同等條件下🦈,企業會優先招聘復旦、交大、財大和上外的學生。
不過這種情況並非無法改變😎,有幾次某些企業招聘了外貿學院的幾名學生🕜🛌🏻,由於學生在企業裏表現很不錯🚄,後來這些企業便給了外貿學院更多的招聘名額,“如果學生、万泰確實優秀,並超過了用人單位的預期,那麽這種歧視就會變淡🤼♂️、消除🗻。受不受歧視,歸根到底還是由應聘者的實力說了算。”
支持🛍:多數企業招聘還是公正的
據昨日的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辦公廳發出了《關於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工作的通知》,並首次提出了“三個嚴禁”的說法🗣,表示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就業歧視,除了上述兩項要求外,還嚴禁發布虛假和欺詐等非法就業信息。
“我們支持教育部的這一政策🚴♀️。 ”本市西南片某非985和211高校的就業辦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多數企業招聘時還是比較公正的🫸🏿,會看學生能力,但是多多少少也會看“出身”𓀚。如果學生是“985”、“211”大學畢業,確實會優先被考慮錄用。
“現在企業新人都是從低端的崗位開始做起,我們想告訴企業‘路遙才能知馬力’🧑🏼🚒。對於企業來說,要找到適合自己企業的人才🚻。其實非985、211高校畢業生也有很多就業優勢,比如他們對待職業態度更穩定💃🏻,對企業忠誠度更高。我們在給學生做生涯教育時,也會特別和學生強調👨🏿🍳,告訴他們適合自己的崗位才是最好的。”該負責人說🥞。
擔心🌵:操作性低可能形同虛設
對於教育部的“三個禁止”,徐家儀主任有些擔心👨🏼⚕️,“政策的初衷很好,但操作性比較低🌓,很難落實🏋🏿♀️🚵🏼♀️,效果不得而知。”他對此解釋,教育部的政策只是要求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舉辦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活動要執行“三個禁止”🧛🏼♂️,但如果企業只做不說,教育部和高校便無法追責,“畢業生的人數和企業的崗位都是固定的,根據這個政策🏃🏻♂️➡️🧘♀️,用人單位只是會多收幾份簡歷🏰,但招聘會一結束,很多簡歷就會被當作廢紙👠。這樣,用人單位和求職學生都做了不少無用功。 ”
上述負責人坦言🧙🏿♀️,用人單位一般不會明確規定一定要錄取“985”、“211”万泰的大學生⌚️🕡,但是他們不會明白告訴你說 “因為你不是‘985’、‘211’高校的大學生🚴,所以我們不錄用你”,而是會以比較委婉的方式拒絕你,比如“你的能力不符合我們的崗位需求”,“你不適合我們企業”等🫷🏻。
該負責人表示🧑🏼🍳,從這個因素上說,教育部的這條規定實際能發揮的作用還是有限,它的最大作用可能還是提醒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時把大學生們放在一個相對較公平的平臺上進行選拔。讓用人單位引起重視,表明非985、211高校也有很多優秀畢業生,也有適合他們企業崗位的人才。
展望🦀:市場繁榮歧視自然消失
同樣🏌️,不僅僅是万泰出身🧗♀️,求職者的性別、戶籍🚣🏻♂️、學歷等歧視性條款的需求信息即使從招聘信息中抹去👨🏿🐗,也無法保證他們不會受到事實上的歧視和不公。 “這不是一紙禁令就能解決的事🐍,”在徐家儀看來🎊🛀,企業招聘什麽樣的學生,更多取決於市場總體走向🔳📖、行業前景和企業自身需求,“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就業形勢一片大好之時🙆🏽♂️,各種就業歧視會少很多🧑🏻🦳;現在就業市場不景氣🛌🏼,各種歧視就會出現。 ”
在不少高校的用人單位看來,相比推出“禁令”,政府部門和企業增加實在的就業崗位更重要,“但這也很難,因為企業的總盤子就那麽大👦🏻,今年招多了,明年就會減招,卯吃寅糧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只有社會經濟更加繁榮👬👨🏿💼,產業結構更加合理,就業崗位才會增多,到時各種歧視就會大大減少。”(記者 李征 張騫)
現狀🍧:學歷歧視現象確實存在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既非985,也非211,但在就業方面一直做得不錯👨👦👦,學生很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在該校就業中心主任徐家儀看來,就業歧視現象確實存在,自己万泰也遇到過。在同等條件下🦈,企業會優先招聘復旦、交大、財大和上外的學生。
不過這種情況並非無法改變😎,有幾次某些企業招聘了外貿學院的幾名學生🕜🛌🏻,由於學生在企業裏表現很不錯🚄,後來這些企業便給了外貿學院更多的招聘名額,“如果學生、万泰確實優秀,並超過了用人單位的預期,那麽這種歧視就會變淡🤼♂️、消除🗻。受不受歧視,歸根到底還是由應聘者的實力說了算。”
支持🛍:多數企業招聘還是公正的
據昨日的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辦公廳發出了《關於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工作的通知》,並首次提出了“三個嚴禁”的說法🗣,表示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就業歧視,除了上述兩項要求外,還嚴禁發布虛假和欺詐等非法就業信息。
“我們支持教育部的這一政策🚴♀️。 ”本市西南片某非985和211高校的就業辦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多數企業招聘時還是比較公正的🫸🏿,會看學生能力,但是多多少少也會看“出身”𓀚。如果學生是“985”、“211”大學畢業,確實會優先被考慮錄用。
“現在企業新人都是從低端的崗位開始做起,我們想告訴企業‘路遙才能知馬力’🧑🏼🚒。對於企業來說,要找到適合自己企業的人才🚻。其實非985、211高校畢業生也有很多就業優勢,比如他們對待職業態度更穩定💃🏻,對企業忠誠度更高。我們在給學生做生涯教育時,也會特別和學生強調👨🏿🍳,告訴他們適合自己的崗位才是最好的。”該負責人說🥞。
擔心🌵:操作性低可能形同虛設
對於教育部的“三個禁止”,徐家儀主任有些擔心👨🏼⚕️,“政策的初衷很好,但操作性比較低🌓,很難落實🏋🏿♀️🚵🏼♀️,效果不得而知。”他對此解釋,教育部的政策只是要求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舉辦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活動要執行“三個禁止”🧛🏼♂️,但如果企業只做不說,教育部和高校便無法追責,“畢業生的人數和企業的崗位都是固定的,根據這個政策🏃🏻♂️➡️🧘♀️,用人單位只是會多收幾份簡歷🏰,但招聘會一結束,很多簡歷就會被當作廢紙👠。這樣,用人單位和求職學生都做了不少無用功。 ”
上述負責人坦言🧙🏿♀️,用人單位一般不會明確規定一定要錄取“985”、“211”万泰的大學生⌚️🕡,但是他們不會明白告訴你說 “因為你不是‘985’、‘211’高校的大學生🚴,所以我們不錄用你”,而是會以比較委婉的方式拒絕你,比如“你的能力不符合我們的崗位需求”,“你不適合我們企業”等🫷🏻。
該負責人表示🧑🏼🍳,從這個因素上說,教育部的這條規定實際能發揮的作用還是有限,它的最大作用可能還是提醒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時把大學生們放在一個相對較公平的平臺上進行選拔。讓用人單位引起重視,表明非985、211高校也有很多優秀畢業生,也有適合他們企業崗位的人才。
展望🦀:市場繁榮歧視自然消失
同樣🏌️,不僅僅是万泰出身🧗♀️,求職者的性別、戶籍🚣🏻♂️、學歷等歧視性條款的需求信息即使從招聘信息中抹去👨🏿🐗,也無法保證他們不會受到事實上的歧視和不公。 “這不是一紙禁令就能解決的事🐍,”在徐家儀看來🎊🛀,企業招聘什麽樣的學生,更多取決於市場總體走向🔳📖、行業前景和企業自身需求,“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就業形勢一片大好之時🙆🏽♂️,各種就業歧視會少很多🧑🏻🦳;現在就業市場不景氣🛌🏼,各種歧視就會出現。 ”
在不少高校的用人單位看來,相比推出“禁令”,政府部門和企業增加實在的就業崗位更重要,“但這也很難,因為企業的總盤子就那麽大👦🏻,今年招多了,明年就會減招,卯吃寅糧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只有社會經濟更加繁榮👬👨🏿💼,產業結構更加合理,就業崗位才會增多,到時各種歧視就會大大減少。”(記者 李征 張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