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China Daily發表了由我校黃梅波教授和張宇寧博士生撰文的評論文章Band-Aid alternative。文章通過回顧2020年前後中國對非發展融資與債務處置的實踐經歷,總結了中國主權債務治理的中國特色及其國際貢獻,並呼籲國際社會要幫助非洲國家實現債務與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根本上避免債務危機。
文章指出,在中非合作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中國政府通過對外援助、出口信貸、開發性金融、股權投資等方式為非洲國家提供了大量急需的發展資金,有效緩解了其融資壓力並逐漸成為非洲國家的重要融資來源之一。在積極對非提供發展融資的過程中,作為官方雙邊債權人,中國也積極加強債務管理,為評估和解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債務可持續性問題,財政部於2019年發布了《“一帶一路”債務可持續性分析框架(低收入國家適用)》,這補充了多邊機構主導下的債務可持續性分析體系,也為中國更好地處理非洲債務問題提供了思考框架。面對不可避免的債務國違約問題,長期以來,中國的主權債務治理模式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2020年前,中國主要采用雙邊渠道處理與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問題,對於不能按期償還的無息貸款,先後采取了展期和減免的處理方式;對於優惠貸款、優惠買方信貸和商業貸款,中國傾向於通過降低利率、延長寬限期和大幅延長還款期等方式來減少債權凈現值。面對新冠疫情後逐漸上升的債務違約可能性,中國一直積極正面參與非洲債務處置問題。中國加入G20發起的緩債倡議及共同框架,標誌著中國開始從過去的雙邊慣例轉向積極參與多邊協商。針對發展中國家債務問題,中國一貫立足長期視角為非洲國家提供解決方案。中國認為,緩債減債雖可解燃眉之急,但並非長久之計,國際社會應該采取措施創新發展融資機製,改善非洲國家經濟結構,升級經濟增長方式,形成債務與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以從根本上避免債務危機,推動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重債窮國的長期可持續發展。